2)第23章:帝国军制(一)_无限世界里的邪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满足军队的武装需要。

  整个新帝国都在罗申的命令下像是被鞭挞的牛马一样分离运转起来……

  铁铜、火药、牛皮、竹片、角筋、桐油、生丝……海量的物资被从全国各地生产出来,再分散到各地规模猛增的工厂中加工成进一步的材料和武器装备。

  这个过程中,罗申返回了自己的世界数次。

  虽然因为‘万界穿梭者’携带物质需要几何倍耗能的限制而无法直接携带机床一类的成品设备,但罗申还是通过网络下载和订购书籍的方式得到了一大批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一世纪早期的工业资料。

  座座高炉开始在京师、天津、还有新收复的盛京(沈阳)等地如同雨后春笋般的树立起来。

  高耸的烟囱里开始排放出黑烟和一氧化碳。

  硫化物和烟灰将一座座城市染成暗淡低沉的颜色,大明朝流行的颜色艳丽的服装也随之被逐渐替代成更耐脏的灰色、褐色。

  甚至江南一些织造已经制出了近似另一个世纪曾经在工人时代大行其道的卡其色布料。

  1631年。

  历史上的崇祯四年。

  在欧洲的天主教徒疯狂屠杀新教徒的同时,才组成了一年,但却集中了全国大量人才的帝国研究院根据“神灵”所提供的材料和详细图纸终于制成了第一台蒸汽机。

  同年。

  研究人员从云南布政使司取得替代材料,成功制作了蒸汽机急需的气密装置。

  年末,改进六次的‘帝国I型’蒸汽机开始投入煤矿进行抽水作业。

  ……

  五年后。

  京城——天津火车线路开通。

  当巨大的黑色钢铁巨兽在万民的欢呼声中轰然发动,喷射出滚滚黑烟,沿着铁轨轰鸣着离开站台的时候……

  帝国主力作战部队已经完成了全面换装。

  此时。

  新帝国的军队早已经抛弃了明军鲜红的鸳鸯战袄,除三万海军的蓝白制服外,包括1万空军在内的97万军人全部换穿军绿色呢子大衣、军绿色半袖、长袖弹性透气内衫。

  下半身为同色系军裤、骑兵马裤两种款式。

  军靴则分为骑兵马靴和步兵短靴两种。

  步兵靴的前头嵌有钢板,底部具有一定防刺功能。

  头盔方面。

  因为炼钢技术的突破和一次冲压技术的成功,明军和清军原本流行的八瓣盔被替换成了一体冲压,内衬防冲击棉布的军绿色钢盔。

  钢盔样式采用神灵提供的,那个名为“辣脆德国”的钢盔样式。

  不过为了适应冷兵器战斗,部分钢盔预留了可加装面罩的螺丝孔,配套的‘鬼式’面罩采用了渗碳钢技术,能够抵抗相当程度的劈砍、箭矢和部分流弹的攻击。

  至于配套的同色系的被褥、单兵背包、作战背心、水壶这类东西便不一一细说了。

  值得一提的是帝国几次难产回炉的武器装备。

  如今。

  帝国的科研力量仍旧薄弱,虽然五年来普及全国的义务教育和全新的格物、数学、化学等科目已经让全国“民智大开”。

  但在军用武器的研究上,帝国研究院的几次创新尝试都惨遭失败。

  最终不得不放弃最初奢望的“全自动”和“半自动”武器,而以辣脆、美利坚和苏联三国的一二战武器资料仿制出了几款步枪。

  在经过长达一年的对比试验和不断改进后,帝国兵部最终决定采购其中一款主要以辣脆国“毛瑟”系列为技术蓝本仿制的大口径栓动步枪作为士兵主要武器。

  只是为了增加更换子弹的速度,部分型号被改进为弹夹供弹。

  帝国研究院专门设计了一款弹簧十分强力的长弹夹,但似乎并不受士兵们的欢迎。

  到是为了增强近战能力而特别魔改的95厘米超长刺刀和75厘米三棱刺刀极为受到远征各国的士兵们的欢迎。

  请收藏:https://m.166k.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